close

之前去家樂福有看到真空管音響....

有兩個人就問我說真空管是什麼???

那兩個人叫做"鄭胖子" 和"翁偉哲"....

這兩個人的物理似乎不是很好....高中就有教過了...

它可是在電晶體出現以前的熱門東西....

從音響到阿波羅火箭都有它的出現....

只是後來電晶體出現取代了影響將近半個世紀的真空管...

雖然我知道真空管...

但還是不太知道其它一些道裡...

我從知識+找來的一些知識....希望能懂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....

提供大家做一些參考

真空管(vacuum tube)
真空管的原理是陰極金屬板放射出電子,由另一端的陽極金屬板接收。
一般來說,兩者之間會有一個柵極,用作控制真空管內的電流流動。
以陰極電壓為0 V 作參考,陽極的電壓一般是數百個伏特(+V),
而柵極(鐵絲網)的電極正常來說是帶負伏特(-V)。

真空管分為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兩種。在加熱後,
真空管的陰極會放射出電子。因為真空管需要時間加熱,才能運作,
所以使用真空管的電器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能啟動。

首次真空管應用在商用擴大機上,約是在西元1913年;
當時是利用於電話中的繼放大器裏,後來一直到60年代為止,
真空管科技支撐了半個世紀;從家電收音機到電腦與阿波羅火箭,
無一不採用這些大大小小的玻璃管球,直到電晶體的出現,快速地取代了前者的地位。
打從15~20年前起,同學們便十分罕見到真空管元件所組成的用品了,
近代真空管僅零星地運用在音響器材及大功率高頻通訊系統上。

現代電子學一日千里,近年來各類高性能、多用途的各式運算放大器紛紛出籠,
其可供應用的空間,豈是早期那些OP741所能比擬的。OP的運用方便,所需配合的材料少,
再加上各類貨源充足,價格廉宜,隱隱有在未來掀起第三波電子運用革命的潛力。透過這個空前的套件,
諸位將能同時明瞭真空管與運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,並可從中獲取;不同元件在結合時的技巧與實既情況。

V1真空管6DJ8,是一隻雙三極管-也就是在同一過管子中,有兩只獨立的放大元件。
它的工作曲線與現今常見的場效電晶體-FET十分接近,都屬於電壓控制電流的元件。
如想近一步的了解真空管的原理,可參考無線電雜誌社編印的"電子學"上冊,
這是坊間尚在發行的電子叢書中,少數仍闢章節講解真空管電路的書籍。真空管因其輸入阻抗很高,
是一十分良好的小訊號放大器,高的輸入阻抗會對整體擴大機的零敏度與減低失真有所幫助,
更便利於前後電路的阻抗匹配。

在此處6DJ8被裝設成一只陰極隨耦器(cathode follower)-如電晶體基本電路中的射極隨耦器一般;
它的放大倍數是1-沒有放大!但有極好的阻抗匹配功用,接在LM1875之前,
令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從原約22KΩ提昇到大約1MΩ的數值。
一般的真空管多工作在數百伏特的高壓之下,有些射頻功率管更是要供電達千伏特以上!
6DJ8是少數可工作在略低電壓的真空管,在此更利用正負雙電源來供電,令其達到約50VDC的屏極電壓,
能夠線性的工作。

Q1,2便是LM1875功率OP,它除了具有五隻腳,外型像極了一般TO-220包裝的電晶體,
或是78XX穩壓IC。雖然其體積細小;卻有最高輸出功率30W!最大輸出電流達4A的實力!
這顆專為音響設計的功率OP,在1KHz、20W輸出時,失真僅得0.015%,
可見近年OP的品質與製造工藝的精進。OP在應用時的最大好處是:只需要少許的周邊零件,
幾只電阻與電容器,便能組好一個相當有水準的放大器,這是近幾年它橫行電子工業中的另一個原因-簡單。
在本套件中;利用兩個電阻的比值(24K:1K)作成具24倍電壓放大率的標準正相放大器,
如此足能將CD等音源訊號放大,輕鬆地推動喇叭。

放大線路的最後輸出端,接有一喇叭保護線路與時間延遲開關,
它一方面保護喇叭,萬一出現直流時可立即動作斷路;以免喇叭的音圈燒毀,
二則因真空管從燈絲通電到抵達正常工作的溫度,約要30秒以上的時間,此線路的延遲短路動作,
可避免不必要的燥音。
電源電路十分簡單,採常見的橋式整流,因LM1875對工作電壓的供給極為寬廣隨意-從正負10V~30V都可以,
再加上對漣波的抵抗力高,可以不用穩壓,
兩只24V基納二極體(Zener Diode)則採並聯穩壓的方式對6DJ8供電,
6DJ8的消耗電流僅數mA,所以才能使用此種穩壓模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irfitzebra 的頭像
    airfitzebra

    airfitzebra的部落格

    airfitzeb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